
新高考改革,与中学生而言,最大的变化是自主选择权增大了。这意味着,如果学生没有规划,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明确,就需要承担更高的选择风险。这时候,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就成了高中教学的刚需。
高考改革后,中学不再进行文理分科,而是基础的语文、数学、英语,其他历史、地理、政治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六科打散,学生自主从中选择三科加入高考成绩。而学生所选组合,又对高考志愿填报中的大学专业选择有影响。
面对更多的选择权,高中生在选择选考科目时,应该考虑今后计划在哪个领域发展,还应该考虑选择哪几个科目,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,以及要思考以后想成为哪方面的人才,选择的科目要为以后的成才打下知识基础。
行之有效的生涯规划教育开展,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、特质和潜能,帮助学生进行定位,梳理明确的人生发展方向,并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措施,为自己的目标搭桥铺路。
生涯规划教育在中学阶段,除了要深层的认识自我,做好定位,还要提前关注大学、了解专业、职业,具体的生涯规划应以“具体性、实际性、时间性、可量度、可达到”为准则,将生涯理想转变成大大小小的短期、中期和长期目标,让自己既能适时满足,又能歇息调整,让理想变成自己不断向前的实际行动。
具体的步骤是哪些?中学生应该如何分解它们呢?
第一步:对自己未来喜欢从事的职业做性向测试,测试其是否与自己的个性相符;
第二步:进行职业生涯测评,了解自己的性格、职业性向、潜能、天赋等;
第三步:分析自己的过往学习成绩,了解自己擅长的科目或薄弱科目;
第四步:认真审慎自己的兴趣爱好倾向;
第五步:听取别人的意见,特别是对自己的综合评价;
第六步:综合以上数据,确定自己的选课组合方式;
第七步:制定行动计划,逐项落实。如果经过分析,你决定立志当一名机械工程师。此时,你就要规划机械工程师的成长路径,如身体素能、学科选择、竞赛获奖、论文发表、创新发明、综合素质档案、大学及专业、硕博导师、就业地域和单位等。
如此,才能将理想化整为零、落到实处。问学教育自主研发的在线生涯教育工具,从自我认知、新高考选科、升学指南、职业规划、生涯课程及志愿填报6个维度,形成全方位的生涯规划教育系统。强大的云端数据、高效的教务功能,助力学校迅速高效地开展学生生涯规划工作,帮助学生个性精准地规划完美人生。